• 酒1234网-酒水加盟代理招商网欢迎您!
  • 资讯
  • 百科

首页>资讯>葡萄酒译名的争论

葡萄酒译名的争论

2013-04-12 09:28:00来源: 阅读量:6

    近年来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酒第七大消费国和第五大生产国。尽管如此,中国葡萄酒界仍无法就Chardonnay和St-Emillion的中文译法达成一致。


  不久前,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。常驻北京的葡萄酒讲师赵凤仪与6位中国酿酒专家出席在新西兰举办的一个会议时,他们本该讨论的是新西兰葡萄酒的特点,却就如何将“Merlot”正确翻译成中文争论起来,并分成了不同“派别”。

  在英国出生的赵凤仪说,大家为这个单词的正确译法争论了20分钟。若要再说到Sauvignon blanc,可能会再争论个把小时。赵凤仪拥有英国剑桥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,目前致力于葡萄酒与烈酒基金会教材的中文翻译工作,该基金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葡萄酒教育机构之一。

  连专家都争论不休的问题落到消费者头上自然就更乱了。记者在一次聚会上曾亲历:喜欢追逐流行的A小姐提议来一瓶新西兰的莎当妮干白助兴,这时,旁边的B小姐接话:“我上回喝了一瓶霞多丽,很不错。”A小姐于是告诉B小姐:“霞多丽就是莎当妮,一样的,chardonnay。”B小姐听了一怔,专门拿起酒瓶仔细看仍然将信将疑地自言自语:“名字不一样呢,真一样么?”

  还有一回,一群酒友聊到了酒庄的译名也纷纷吐槽,名庄奥比昂这个音译名一说出来人家外国人都能明白,但红颜容这个译名恐怕只有在中国的小范围内才能交流,木桐庄在中国被一些人叫做武当庄也有这样的问题。

  这种翻译的混乱还涉及到产区的译名。网友“猫猫咪”发帖求助:“工作需要,翻译红酒名,但网上有不同说法,比如MERLOT、BURGUNDY、CHABLIS等等很多,怎么办?翻译成中文时可以用不同说法吗?”

版权与免责声明: 1.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酒1234网-酒水加盟代理招商网”的所有文章,均为酒1234网-酒水加盟代理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文章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文章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文章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酒1234网-酒水加盟代理招商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.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(非酒1234网-酒水加盟代理招商网)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文章第一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 3.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